紫砂泰斗顾景舟,曾与国画大家范曾设计了怎样的“天价”紫砂壶?
传承紫砂文化不是一句口号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紫砂文化的传承不是一句口号。现在中青年一辈的紫砂从业者都在着力追求技术而忽视文化的传承,传承宜兴紫砂文化的整体性和书卷气的传统明显不足。 (竹型笔筒) 实际上,紫砂文化指的是工艺美术的或者是陶瓷艺术的范畴,随着现代陶瓷工艺的发展,传承者、坚守者
“一片冰心在玉壶。”多年后,范曾不禁回忆起与紫砂大师顾景舟合作创作紫砂壶的历历往事。”那是我见到的最古朴的紫砂器型,非常让人心仪。而且,顾景舟先生的镌刻功夫,在我看来也是一流的。
顾景舟,被海内外誉为“壶艺泰斗”、“一代宗师”。他是艺术界公认的壶艺泰斗,身价最高的紫砂艺术大师。在宜兴工艺美术史上,他的名字震古烁今,蜚声海外。他的造壶艺术更与明代时大彬等齐名并称。顾景舟的壶,被人们视为可望而不可及的艺术。壶是顾景舟艺术的结晶,也是他人格、审美的一种宣示。
2018年6月17日,在北京东正春季拍卖会上,引发了当今一众“雅士”们的关注:这是一把由大师范曾绘有两个人物的紫砂壶,壶身画画着一老一少逗趣玩耍,一侧刻有书法“乐夫天命复奚疑”字样儿。此壶是把较为常见的仿古壶造型,铭文落款为“范曾”。几经角逐后这把看似常见的紫砂壶,竟以高达3450万元的价格落槌成交!刷新了紫砂仿鼓壶的成交记录。
这是一把怎样的“天价”壶啊?事情当然没有那样简单。在壶盖和壶底分别还有两方细小的章款,放大5倍之后才发现:这把壶的落款不是范曾,而是另有其人!放大后清晰可见这两个章分别是:顾景舟、景舟制陶(图四)。其次,在壶把手处还有一个细章“壶叟”。
壶为扁腹形,壶体圆润,口盖之间为两条子母唇线,骨肉亭匀、比例适度;一捺底、短弯流,圈形柄下留小垂耳,恰到好处,在秀雅稳健之中,增添灵动气韵。
壶身一面刻绘:“乐夫天命复奚疑”,出自东晋陶渊明的一篇著名的辞赋作品——《归去来辞》的最后一句。《归去来辞》文中着重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也显示了归隐的决心。“乐夫天命复奚疑”,意为:以天命为乐,还有什么犹豫彷徨?让自己的生命始终顺应自然之道,即实现了人生的意义,此足可快乐,此即为快乐,还有何疑虑呢!
紫先生:紫砂壶你玩对了吗?
紫砂,小小的器具,却展现太多哲学,人生、禅意、道法皆可盘,但要抽象地讲紫砂壶艺的内涵,那又是一堆的哲学,怕大家不爱看,今天紫先生绞尽脑汁,想到绝妙的两个字“理”与“趣”。 那这两个方面怎么解释呢,“趣”就是其精神文化,承载着的历史传承。怎么
这是超越的境界,同时又是足踏实地的生活。大师对生命的豁达态度跃然于壶上。
壶身另一面刻绘壶身一面绘“童叟嬉戏图”,切合壶铭。《归去来辞》中写道:“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意为:终于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高兴地向前飞奔。家童欢快地迎接,幼儿们守候在门庭。
于是就不难理解壶身刻绘“童叟嬉戏图”的用意,也饱含了中国文人的志趣之乐。
此壶虽是由顾景舟制壶、范曾绘图,但并非孤品,在已知的顾景舟紫砂壶作品当中,至少还有一件是范曾绘图的。这一仿古壶是大师跨界合作的典范,一个是紫砂界的泰斗,一个是中国的书画巨匠,两人的合璧之作,艺术价值不言而喻。
交往岂止紫砂壶。多年后,范曾忆与顾景舟作时说:“那是我见到的最古朴的紫砂器型,非常让人心仪。而且,顾景舟先生的镌刻功夫,在我看来也是一流的。那不仅是刀法、技法好,而是能领会我善用中锋的笔意,传递我的意韵,不但尽显了画意,且有浓浓的金石味和书卷气息。”
本文源自头条号:秦岭频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茶说人文:当代紫砂文化价值
当代紫砂陶瓷艺术在各种危机的冲击、考验下,实现了跨越性的、不可告慰的转型,更加以文化内涵作为艺术定位,逐渐在当代中国各门类艺术发展中,巩固进而凸显出自己的存在地位和存在价值,乃至成为艺术收藏和艺术市场新的追踪热点。 对于真正的陶艺家来说,艺
本文标题:紫砂泰斗顾景舟,曾与国画大家范曾设计了怎样的“天价”紫砂壶?
本文链接:http://haozisha.cn/?id=1022
本文声明: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 上一篇:好米配好缸,好缸用紫砂
- 下一篇:传承紫砂文化不是一句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