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小锋博客!

盐设计 · 紫砂不只是个壶,“竹先生”用它来记录的那些感悟

2020/08/21 栏目:紫砂
TAG: 本文暂时没有添加标签

明代晚明少见紫砂款识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这个底款有意思,观察了一下发现整体应该是花,一堆花,一团花,每一个都是单独的花,制作时一个一个单独按上去组成一大图案花 本人收藏

专注于用紫砂表达竹的神韵。

“一个好的紫砂作品,不仅是实用性能的满足,在艺术上还得能提高使用者的鉴赏和审美能力,其内在神韵要净化人的灵魂,提高人的素养,体现时代的特性。”这是48岁的蒋曙明对紫砂壶的要求,也是他对自己人生的追求。

1972年出生于陶都宜兴的蒋曙明,1993年工艺美术专业毕业后,就到紫砂工艺厂培训中心,跟随国家级工艺美术师王福君先生学习。并在1998年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水月陶坊”,专业从事紫砂壶的设计和制作。他的作品曾多次在《茗壶赏析》、《紫砂收藏指南》、《名壶真迹鉴赏收藏》、《中国宜兴陶瓷艺术名人集》等大型专业书刊上刊登, 由他制作的紫砂壶《黑白世界》被评选为江苏省工艺美术“艺博杯”优秀紫砂作品。

如果去过蒋曙明的工作室,平和、务实一定是他留给你的第一印象。他家的工作室里只有两张泥凳,这就是他和自己的妻子平时工作的地方了。展柜有四五个,上面都是他这些年沉淀下来的一些作品。虽然数量不多,但是每一件都充斥着专属于他的独特风格。常年与紫砂壶打交道,让他也隐隐透着一股子一板一眼的气质,说起话来没什么寒暄,第一句话就直奔主题,先看作品。似乎他想说的话,全都在作品上了。

虽然不善言辞,但一提起自己的作品,蒋曙明一下子又变得健谈起来,比如《黑白世界》。“我想做一个紫砂与围棋文化相结合的作品。”他说艺博杯开始后,自己的创作时间就被压缩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只够做壶,很可惜的是原本预想另外搭配的两个杯子就只能放弃了。壶身在最早的设计中是圆形的,但他对第一次做出来的效果并不满意。在跟恩师王福君交流后,决定将壶身改成混方体,就是轮廓是方形的,边角却是圆弧,这样既不会让人感到太尖锐,也有了棋盘方正的效果。“我们不要做针锋相对,虽然是在博弈,但也是在友好切磋的层面。”之前对围棋并没有什么了解,甚至连有多少格、几条线都不知道的他,为了这把壶看了好多围棋图、围棋棋谱。他说只有这样这才是文化的交融,才能让壶顶的棋盘有神,不然草草敷衍,也就只能停留在表面的图案,神韵什么的也不存在了。

黑泥紫砂壶如何识别

在紫砂界经常听到紫泥、朱泥、段泥、绿泥等泥类,却很少人会提到黑泥。在所有介绍紫砂矿料的资料中,很少能够看到关于黑泥的文章,即便是在宜兴紫砂博物馆矿料区,也没有这种矿料的陈列,以致紫砂业内很多人都怀疑是否有黑泥之说,但黑泥在明清时期确实是存在

在蒋曙明工作室的墙上有一副字,是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专门为了他亲笔题的“艺冠”二字,为的就是鼓励他在创作紫砂的路上不断创新,“艺冠”意为“艺术冠军”。如今提到这幅字,蒋曙明还会一阵感慨。在宜兴这个陶都,从事紫砂创作的人多达几万人,想要从中脱颖而出绝非易事。

顾老在看过他的作品后,鼓励他要有自己的艺术特点。可以说顾老绝对是蒋曙明紫砂路上的贵人,这一番鼓励同时也给他指了一条明路。原本对竹子就情有独钟的他,开始专注于用紫砂表达竹的神韵。白天一有空,他就会泡在竹海里,观察竹子的姿态,同时也体会着竹林中的轻盈灵动。晚上回家把白天的感悟实践在紫砂壶上。数年的努力才有了现在展现给人们的这些传神的竹器。他也因此收获了“竹先生”的称号。

在蒋曙明看来,紫砂壶并不只是茶桌上的器皿,或是中式装修中的摆件。每件作品都记录着生活中的感悟,不同的作品也代表了他不同阶段的生活历程。比如被无锡博物馆永久收藏的作品《满载而归》。壶上讲述的是一个渔夫的生活,壶盖上有一只小渔船,壶钮正下方是一条被网在渔网正中间的红鲤鱼。虽然紫砂壶的大小不足以支持将渔夫甚至人物表情展现出来,但不难想象如果船上有人,那张脸上一定是对收获的满足。而这种满足,也正是蒋曙明对生活的祈愿,是他对紫砂艺术未来的无尽期望。


除注明外内容均为正午文化原创 转载请联系 个别图片来自网络 如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本文源自头条号:正午文化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老紫砂壶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