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紫砂历史」起源,紫砂属陶,宜兴陶源于新石器
给喜欢紫砂的你——简单快捷鉴别紫砂壶的十个方法(壶内泥门)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玩壶有门道,看壶有技巧! 大家好,我是超哥。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第四期,今天我们继续聊第四招:壶内泥门 全手壶和其他成型方式的壶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壶内泥门的不同。 这里说的其他成型方式的包括:半手壶、手拉壶、机车壶和灌浆壶。 说到泥门,老玩家可能还
任何行业或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其固有的规律,有阴亦有阳,有兴亦有衰,有分亦有合,有精华亦有糟粕。紫砂行业亦是如此,纵观紫砂发展历史,紫砂的兴衰与朝代更替、政治、人文、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笔者通过查阅一些文献资料,整理了紫砂行业的发展简史,分享给大家,只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今天给大家介绍紫砂发展历史的第一个阶段,陶的起源与发展。
紫砂是陶的一种,宜兴制陶源于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从宜兴境内多处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如归径的骆驼墩,丁蜀镇的涧众、元帆等地所发掘的陶瓷残器和碎片表明,那时的先民已掌握了烧造各类粗砂质、细泥质的制陶技术。
从宜兴地区原始社会陶瓷的诞生和发展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人类生活处于从采集和狩猎向定居和从事农业的过渡中。为了煮食和贮存谷物以及汲水、盛水的需要,陶器在他们的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且制陶工业渐渐地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的行业。从元帆遗址出土的各种晚期的陶器来看,不仅达到了较好的水平,而且有了专门制陶的窑场。
宜兴地区的古代制陶业,到了商周时期有了新的发展。从丁蜀镇的涧众、元帆,湖汉的画溪河两岸等遗址发掘可以得知,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仍占主要地位,灰陶和几何印纹陶的数量也占相当的比重,同时也发现了火候较高的褐陶。这些陶器的烧制工艺技术已经达到了成熟的阶段。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宜兴地区的几何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的残片几乎到处可见。特别是在丁蜀镇附近汤渡至湖㳇的画溪河沿岸,以及塘头、转山头、白坭场周墓墩的多处古墓中,均可可发现这类几何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
根据考古发现,这些陶瓷大多采用陶轮拉坯,形制规整,美观大方。大型的陶罐已采用手工拍打成型,坯外压制多种纹饰,反映了工艺技术的显著进步。宜兴地区很可能是当时南方原始青瓷和几何印纹硬陶的主要产地之一。
百件精品邀您感受紫砂魅力!2021深圳民间文化周暨客家文化节分会场之“紫砂百壶展”启幕
11月13日,2021深圳民间文化周暨深圳市第十五届客家文化节分会场之“不忘初心·传古承今——紫砂百壶展”在一雍博物馆开幕。 宝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郭汉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史文集,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刘明军,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一雍博
根据对古窑址进行普查,发现在丁蜀镇及其附近,有汉代的窑场多处,窑炉达16座之多,大部分汉窑分布在延绵4公里的南山北麓,有狮子墩窑、龙丫窑、馒西窑、马臂窑、顺庆寺窑等等。
说明在2000年前的东汉时期,宜兴的窑业已有相当的规模。汉代南山群窑中的代表性陶瓷产品为釉陶器,也有烧灰陶和红陶。器形以壶、罐、瓮为主,其纹饰为方格纹、窗棂纹、蕉叶纹、水波纹等。大多数瓮罐类产品呈手工打片成型法,说明当时陶工的成型技术日趋熟练,烧制陶器已成为一项专门的手工业了。宜兴地区从东汉釉陶的普遍烧制,为后来宜兴青瓷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对于由陶到瓷的过渡具有重要的意义。
1959年4月,考古工作者曾在丁蜀镇汤渡附近发现2处六朝青瓷窑址,后来又在南山北麓相继发现3处六朝青瓷窑遗址,出土的产品以日用青瓷为主。在三国两晋时期,宜兴南山窑烧造出具有一定质量的青瓷器,器形丰满匀称,造型比较成熟。1976年南京博物院发掘了宜兴涧众唐代龙窑,这是科学发掘的年代较早的古龙窑。窑长28.4米,窑墙宽度中段为2.65米,窑梢为2.3米,窑高1.5米。窑床坡度平缓。从堆积物残器可以看出,此窑主要烧制青瓷碗、盆、盘、碟、瓶等产品,釉色已有浅青、青绿、茶绿、翠青等,釉层较好,晶莹润泽。至晚唐五代,宜兴青瓷的烧制中心已经转移到宜兴城西南的归径棚山、武真堂一带,方圆十余里,均有窑址分布,而且废品和窑具堆积层厚达1米以上,可以看出那里的窑场生产规模相当可观,而且延续的时间比较长。尽管五代以后,由于缺乏瓷土等多种原因,青瓷生产中断,但是对南方青瓷的烧制仍产生一定的影响。正如路易.艾黎考察中国古今陶瓷产地后在《瓷国游历记》一书中写道: “有些专家认为,浙江北部从德清直至绍兴是著名越窑变迁的路线,我则认为很可能越窑的起点应该是德清以北不远的宜兴。”
宋代的宜兴陶窑分布较广,主要集中在两个地区,一是以丁蜀镇为中心,主要烧制缸、钵、坛之类的日用陶;一是以西渚五圣庙为中心,主要烧制小型“韩瓶”。丁蜀镇为中心的宋代陶窑主要有象牙山南麓的龙窑群,青龙山的缸窑群,蜀山龙窑群,南山龙窑群,还有烧造早期紫砂的蠡墅羊角山龙窑。除羊角山龙窑外,其余的龙窑都是烧制中小型陶缸、陶钵、陶瓮等器皿。陶坯胎体的原料不像以前那样采用表层粘土,而是使用山坡腹地中挖开采出来的甲泥和嫩泥进行混合配比,成型的陶器形制之大也超过了前代。
由于陶器品种的多样化,工艺技术的日趋完善,从日用的陶盆、陶罐、陶钵中又渐渐派生出新品种,那就是紫砂陶。紫砂陶在宋代的问世,为宜兴陶瓷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下期预告《紫砂起源,宋代》,加关注,不迷路。
本文源自头条号:风兮砂—木易水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紫泥载道——紫砂壶专场(1)
1999年作 桑黎兵 五子登科 LOT 号:1001 估 价:5,000 ~10,000 成 交 价:RMB 13,800 日 期:2017-12-18 吴界明 段泥圆壶 LOT 号:1003 估 价:30,000 ~50,000 成 交 价:RMB -- 日 期:2017-12-18 吴界明 线圆壶 LOT 号:1004 估 价:30,000 ~50,000 成 交
本文标题:「读懂紫砂历史」起源,紫砂属陶,宜兴陶源于新石器
本文链接:http://haozisha.cn/?id=2355
本文声明: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