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小锋博客!

购壶篇(二)

2021/11/20 栏目:紫砂
TAG: 本文暂时没有添加标签

紫砂壶专场欢迎各位藏友鉴赏交流

微信号: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六方刻绘提梁壶 落款「荆溪史继长制 泥绘宫灯提梁壶 落款「杨季初 全手工松桩提梁壶 落款「邵柏原」 树根提梁壶 落款「朱坚」 彩绘六方龙凤呈祥壶 落款「杨季初」 泥绘小高执 落款「陈觐侯」 刻绘华颖壶 落款「华香国宝」 汪寅仙款 紫砂树桩形茶壶。

如何从外观判断“手工制壶”和“档坯 制壶”?

手工制作的圆壶,身筒只有一道接头,一般在壶把处的内壁有不明显的竖的接痕。用磨具档坯制出来的圆壶,则在壶流和壶把处的内壁各有一道略明显的接缝,不论在烧制前如何修整,出炉后均会显现出来。

手工拍打成型和整型,是在坯体外部用力,使得外层泥料的矿物组成紧密,所以全手工壶的外观紧实,水色较漂亮。磨具档坯成型,为了吻合模体,用泥湿软,于壶体内向外试压,成型后又不能在外部整形拍打,并不改变壶表的颗粒结构。烧成后外观发“蔫”,水色较差。

如何从内壁识别“手工制壶”和“档坯制壶”?

1)内壁嵌章,俗称“内封”。一般来说,内封是在泥条平置在泥台的状态下完成的,虽大致可以判定是全手工壶,但也不能一概而论。磨具成型壶,成型后也可以在内壁“弧面嵌章”,印章多为1厘米左右或者更小,位置是弧度较小的地方,章痕两头深中间浅(即使把章面做成一定弧度,也难改变深浅不一)。全手工成型壶,是在成型前于泥片平面嵌章,章多为2厘米左右或者更大,位置完全不用考虑弧度,章痕两头和中间深浅一致。

2)全手工壶,因角度而看不到的内壁上部,会有条状皱折,用手可以摸到。但有的磨具成型壶,也会在壶把衔接处的壶内壁贴一泥条,仿制成接头的样子,但必高出内壁平面。

3)全手工壶内壁可见自然皱折,档坯壶仅见人工刮痕。

“全手工制壶”为什么价格高?

手工制品,手随心动,个性各异。手工完成的壶“是这一个,而不是哪一个”不可能百分之百复制。

“手工成型”的内涵,是“用传统手工成型技法制壶”,即沿用明代传承下来的拍打、镶接成型技法,制作过程中使用传统的竹、木、牛角、铜、铁等工具。顾景舟制一把“掇球”壶,用的工具多达118种。

手工制壶可以细琢,不必急于一次完成。泥坯存放在套缸中,缸底置挖有注水孔的隔断层,泥坯成品和半成品放在隔断层上,用木盖封闭缸口,即可控制泥坯的湿度,不致变形。顾景舟晚年做壶极尽精工,一把壶最高纪录能做三四年,常常是做一点,将泥坯放进套缸捂上几个月,等有想法了再取出做一点。顾景舟去世时,家中套缸里面还放着没完工的半成品。

顾景舟大师的工作台

什么样的壶是好壶?

一把好的紫砂壶必是好看、耐看、有意味。顾景舟认为好的紫砂壶,应该是“形、神、气、态俱佳”。

“形”,是指壶的外形、轮廓、面相。

“神”,是指壶的神韵、精神面貌。

“气”,是指壶的气质,主要指壶的用料、色彩及各部件搭配。

“态”,是指壶的仪态,即壶的高低、胖瘦、阴柔或大小等。

徐秀棠认为上乘之器,应该“通理得趣”。

“理”,是指物质的。通理,就是要适用。壶要拿得住,握得稳,要在容积大小,身段高矮,壶流曲折及各部位的配置方面,都做到合理。

“趣”,是指情趣。得趣,就是要有情趣。

264.一把底款“中国宜兴”的紫砂壶(我的民间收藏笔记)

此紫砂壶,壶身矮圆,壶肚直径112毫米。短直颈口,壶口直径65毫米。壶盖圆隆似头盔。盖内短直颈,高12.5毫米。此壶盖很高57毫米,很是少见。盖上盖子后,壶高128毫米,很像葫芦。壶流似幼儿小鸡,壶手执似弯曲猪尾。整体造型简洁而特有民俗风味。 从内部观察

什么叫“三山齐”?

去盖后覆壶于平面,壶口、壶流、壶把上缘齐平而成一直线,谓之“三平”,俗称“三山齐”。

为什么说“三山齐”不是绝对的?

流 、把与壶口是否“三平”,取决于造型。如果壶身有颈,三平是必须的;如果壶身无颈(俗称“单口”),流与把则应略高于壶口。壶身造型决定壶流位置,壶把一般应与壶流对应。

什么是“小、浅、齐、老”?

潮州人称泡功夫茶的壶为“冲罐”或“苏罐”。“小、浅、齐、老”是他们选购泡功夫茶用的旧壶(使用过的老茶壶)的四字诀。不管款式、色泽如何,最重要的是“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三山齐,茶山老”。壶体小,可花费功夫;壶身浅,能酿味不发涩;壶流、壶口、壶把的高点齐平可在茶海漂置;壶里积有“茶山”则显示壶“老”。

为实用选壶,要注意哪些问题?

1)子口不宜太短—壶盖的子口长度,应大于1.5厘米,则无“落帽”之忧。大口盖的壶,子口长度应在1.8厘米左右。子口长,泡铁观音时,还可下压茶叶。

2)子口不宜太薄—壶盖的子口泥料厚度以1.5毫米左右为宜(薄胎壶除外)。子口太薄,强度不够,容易磕损。大口盖的壶,子口泥圈厚度达到1.8毫米更好。

3)边缘不宜太锐—壶盖座片的边缘和壶口坨子的内、外缘,最好倒角或圆角处理,使边缘线条钝化。边缘太锐,易磕碰形成缺口。

4)壶盖易于清洁—要选择不容易积垢、易于清洁的壶盖(花货和特殊壶型除外),便于擦洗。

5)壶钮易于拿捏—泡茶时,壶盖非常烫手。壶钮的大小和形状要便于稳当拿捏。有些壶型无钮,则应注意壶盖的拿捏。

6)胎体不宜太薄—壶的胎体以厚实者为佳,应大于3毫米。一显古朴雅拙的厚重感,二有足够强度抵御意外的磕碰。

7)流根不宜靠上—流的根部位置接近壶底,则水压充足,出水有力,出汤时壶身的倾侧角度也可减少,口盖部溢水的可能也随之减少。

8)壶流尽量强健—粗、短、厚的壶流,比较“强壮”不宜损伤。流管内要干净平滑。

9)出水最好是网孔—壶的出水孔,常见的有三种:独孔、球孔、网孔。独孔出汤不易拦挡茶碎;球孔易碎,孔密壳薄有碍清洁;网孔最为适宜。

10)网孔孔径宜大—网孔孔径过小,茶汤经过时会受到张力影响,阻力增加,流速下降,动能减少,出水不爽。网孔的孔径以不小于3毫米为宜。

11)网孔中孔居中—网孔区内的小孔分布要均匀,区域的中心,应与壶流的中心线对齐,否则出汤水流易偏斜、泛花。

12)气孔大小适当—如果您执壶出汤,水如柱,稳而畅,直入杯底静默无声,自己愉悦,茶友亦喜,满座皆乐。出水的优劣,与壶型、流型、流根位置、流管内壁、嘴的口径、网孔形式、网孔孔径、网孔出水的有效面积等,都密切关联。壶盖上的“气孔”,更是影响出水质量的重要因素,会直接影响茗壶的出水态势。出水时水流跳跃、断续,或伴有“突突”声,水流扭转泛花,或伴有“吱吱”声,原因就是出水时,壶内为负压状态,空气需通过壶盖上的气孔入壶补充,气孔孔径过小,会形成间歇性“气赛”。

13)壶内壁干净—壶底和内壁的“推墙刮底”要干净平整,无残留的泥点和泥块。

14)壶内应无异味—新壶可略有土味,但不可有火烧味、油味或人工着色味。

15)壶盖密合适度—过松,茶香易散,不能韵味;过紧,易于渣滞,使用不便。测定方法是注水入壶,手压气孔或流口倾壶,涓滴不出。

本文源自头条号:最美紫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秦权壶丨一把壶诠释了两个王朝的建立

秦权壶为紫砂经典传统器型之一,制作者将中国古代的秦权钱与紫砂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整体造型设计为秦代货币秤砣的样式,构思精巧,器型大气,而壶把为一条龙的造型。紫砂匠人为什么会把称量器制作成壶呢,壶把为何是一条龙呢,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秦权壶。

复制成功
微信号: 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我知道了
添加微信
微信号: 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一键复制加过了
微信号:qinglan0756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