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紫砂,这些误区要不得
紫砂入门需知(强烈推荐阅读)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收藏和使用紫砂壶,但是对于刚刚入门的那些壶友,其实面临着很多紫砂知识需要掌握,因为虽然很多人都说,我只是喝喝茶不为了收藏,但是既然选用了紫砂壶,那么对于紫砂多多少少也需要进行一下简单的了解,下面就来说说哪些是新壶友需要注
紫砂壶因其独特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茶客,很多人开始从藉由喝茶开始转向紫砂壶,而由于其历史发展性等原因,很多人对紫砂存在着一些误区
| 全手工的壶好,半手工壶不行
买壶时最常见的问题应是全手半手之论,一提到全手工的壶,总是自带几分光芒,而品相上好的半手工壶难免也要逊色三分。
实际上,全手工和半手工只是制壶工艺上方式的不同,区别在于半手工需要借助模具成制作身筒,而全手工是不借助模具拍打成型。
但这并不意味着制壶的好坏,全手工制壶更多的是追求其艺术性、追求一种没有上限的高度,而若制壶人功力不够,制出的壶难有神韵,这种情况下全手工壶也没有多少价值与意义;
半手工壶虽需借助模具成型,但其他的壶嘴、壶把、镶接等环节,仍然需要制壶者手工参与,壶型上的细微之处的把握,也很考验制壶人的功力。从日常实用、经济的角度来看,半手工壶足以满足泡茶的需求。
| 过度关注制壶者的职称身份
“制壶人是什么职称?”“制壶的人要是职称都没有肯定没什么水平”这是一些人买壶时关注的另一个误区。
很多人也都知道紫砂壶具有收藏价值,其中有部分收藏意向的人就特别关注职称。而实际上,制壶人的技术职称只是购买者购买时的一个参考,对于收藏类的壶,更需要全方面的从泥料和做工、以及整个壶的内在制作质量角度来看待。
如果过多盯着高职称,不去注意壶自身的艺术价值,这样的选购方式容易被坑,加上要是自己不懂紫砂,又没有可靠的购买渠道,也许高价买回来的高职称人的紫砂壶,并不是他本人亲手制作的,可能会使一把“代工壶”。
| 痴迷“包浆”,急于“养壶”
50个紫砂知识问答(8000字图文详解)
1、什么是子母线? 用于壶类的口盖组合的一粗一细的双线,又称“文武线”,一般处理成上粗下细,上大下小,称为“天盖地”,可增加紫砂壶的安定厚重感。 2、什么是回流壶?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港台曾掀起紫砂壶收藏热潮,当时销往港台地区,如今又回归内地
紫砂壶“越养越好看”,随着使用时间越久,其色泽温润似“宝光”。其中也不乏有些人为快点养出效果,经常像盘串一样,直接上手把玩盘壶。实际上,这只是手中的油脂附着其上,并非自然养出的光泽。
也有一些壶友为了快点养出包浆,就不将紫砂壶清洗干净,让茶垢在壶中累积下来,再一经擦拭就会发现这个紫砂壶很亮了,但这个亮我们称之为“贼光”,并非真正的包浆。
早在明朝时的周高起在《阳羡名壶系》就曾经提到:“壶入用久,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如手可鉴,此为书房雅供。”紫砂壶温润黯雅之光,是经过使用、勤加清洗擦拭,自然而然养出的。养壶是一个过程,而非一种结果。
|“茶垢越厚泡茶越纯香”
近日在书中看到一则这样的言论:“有人会说紫砂壶内部的茶垢厚对身体不好,其实你只要保证此茶垢不发霉就没有问题,而且茶垢越厚泡茶越纯香,过去我们的祖辈都是这样做的,也没有因为茶垢而得癌,反而我们现代人今天注意这个明天注意那个”
不由想起那个流传甚广的“茶垢没了就不值钱”的故事,这类观点也存在于很多影视作品中,到了现在还是存在的,这在无形之中也给很多小白造成错误的认知。
而仔细一分析,就会发现这样的言论实属荒谬。紫砂的独特性在于其双气孔结构以及含有矿物质、微量元素,如果任由紫砂壶累积茶垢,无疑有碍其透气性。再者,茶垢是因为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经过空气和水氧化而形成的,容易滋生细菌,它的存在本身就是隐患所在。
从另一个角度看,效仿“以前的祖辈都是这样做的”,认为这是老一辈的“经验”。不排除旧时的人会久闷茶叶以使茶壶也变香的情况,但这样的做法更有可能是与当时的生产力、生产水平有关。现代制茶工艺经过长期发展,茶类齐全,茶香丰富,这哪里是茶垢之香所能比拟的。
在《阳羡名壶系》中对此就有所抨击:“不知西子蒙不洁,堪充下陈否耶,以注真茶,是藐姑射山之神人,安置烟瘴地面矣,岂不舛哉”。
一般情况下,商家或是紫砂友人对于刚接触紫砂壶的人,都会少不了提醒一句:日常用后要注意清洁。壶友们不妨以此作为参考,甄别商家是否靠谱。
此外这样那样的误区还有不少,若想要愉快的玩紫砂,还需多了解掌握必备的紫砂知识。
本文源自头条号:茶香记生活家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鉴壶秘笈!(可收藏)
无论收藏、欣赏、或投资升值,一件好的紫砂壶艺术品,在资深玩壶人心中是独具特色的。而对于一把壶的艺术鉴赏,应该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也就是紫砂壶本身和它所产生的延伸价值。 从紫砂壶本身来看,鉴赏一把壶可以重点关注泥、工、形、款四个方面: 1.泥料
本文标题:玩紫砂,这些误区要不得
本文链接:http://haozisha.cn/?id=307
本文声明: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