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级紫砂花盆
讣告 | 许四海。紫砂收藏大家、邵大亨掇只壶王持有者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海派壶艺家、收藏家许四海先生 于2020年6月5日早逝世 享年74岁 许四海,字紫云, 1946年生,江苏盐城人 中国著名的鉴藏家 紫砂壶制作大师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紫砂艺术传承人 “四海壶具博物馆”董事长 作为海派壶艺家,许四海自学陶艺,从部队转业以后拜
有人说过“紫砂是个神奇的东西”
不见也罢,一见便爱不释手
不藏也罢,一藏便终身不休
今天先和大家聊聊文革时期的紫砂花盆
清人吴梅鼎在《阳羡茗壶赋》中,对紫砂泥烧后的色泽和肌肤有极高的评价:「若夫泥色之变,乍阴乍阳,忽葡萄而绀紫,条橘柚苍黄,摇嫩绿于新桐,晓滴琅琊之积翠,积流黄于葵露,暗飘金栗之香,或黄白堆砂,结衷梨号可谈,或青坚在骨,涂髹汁号生光。彼琚煜之窑变,非一色之可名如铁如石,胡玉胡金。备正文于一器,具百美于三停。远而望之,巍若钟鼎陈明庭,近而察之,灿若流金璧浮精美。岂随珠之赵璧可媲,异而称珍者;
当今市场可收藏的“文革盆”是文革后生产的盆景盆。它是一种微型紫砂花盆,不但有实用价值,更有陈设赏玩收藏的功效,这批盆主要生产时间约在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期,参与制作的人一般都已成为当代的紫砂工艺美术大师和工艺美术师,其中就有徐汉荣,顾绍培,何道洪,刘建平,陈国良,施小马等第二、三代的紫砂艺人中的领军人物。
文革 紫砂仿青铜器盆 (二件)
六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期的紫砂款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无款;
2. 盖有边框的“中国宜兴”篆书方章;
3. 盖有边框的“中国宜兴”篆书方章,加盖作者名款章;
4. 只盖作者名款章的;
综上所述,现最具有收藏价值的文革紫砂盆,一定是宜兴紫砂一厂出品,由第二、三代紫砂工艺师,在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期参与制作的文革盆景用盆,这批盆具有制作精细,轮廓清晰,线条挺刮 ,造型优美,泥料滋润,品种繁多,数量稀少等特点,已成为当今紫砂收藏的新宠, 印章的名款有:汉棠、绍培、阿平、尧臣、坤生、尊严、程辉、集泉、吉根、国良、春、承权、寅仙、桂珍、婉芬、洪芬、伟芬、同芬、碧玉、碧芳、秀芳、慧芳、建芳、琴芳、洪芳、国勤、红华、建华、定华、志华、正华、映华、爱华、沛华、婉华、小马、小清、小芬、小华、小仙、小庚、玉琴、芷琴、玉英、玉兰、庭梅、金凤、雪娟、士娟、杏娟、宝娟、其云、淑云、云娥、荣妹、建妹、元若、若希、淑希、淑玄、友如、燕萍、六萍、慧萍、建平、伟平、志平、乐平、生弟、顺弟、杨芳等。
文革 花鸟菖蒲小方盆
文革时期的紫砂盆早期一般都没有落款。起初盖有阿拉伯数字1XXX、2XXX的编号,后逐步使用中国宜兴,宜兴紫砂一厂等款识,再后来使用中国宜兴时就加了制盆工匠的名款,因当时制作紫砂壶处于大萧条时期,故许多技艺精湛的制壶高手都不得不制盆,如沈汉生、范洪泉、周桂珍、程辉、潘持平、毛国强、陈国良等等。徐汉棠在上海隐瞒师傅顾景舟大师为上海盆景爱好者制作了二百五十多款盆景用盆。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就在那特定的年代生产出许多优质花盆,可别小看没落款的花盆,其中很多都出自名家高人之手。其中一等品都出口到日本及东南亚市场,二、三等品供应国内市场,因此,文革时期的紫砂精品花盆现在在市场上少之又少,所以极具收藏价值。
文革 潘持平制椭圆盆 (三件)
文革 毛文娟制紫砂高圆盆
文革 三脚段泥鼎盆
文革 紫泥粉浆金钟圆盆
文革 紫泥粉浆松树盆 (一对)
文革 桂花砂云脚马槽盆
文革 鼓钉圆盆
文革 紫泥粉浆圆金钟盆
文革 红泥彩段陶刻花鸟及诗文漂口盆
紫砂壶到底哪里好?
壶分三种,一为实用,二为赏玩,三为收藏。以“玩”而论,唯有中间的学问最多,除了每日好茶滋润,另有手心抚摸,一天一个颜色,年年都有新感觉,可“闲来 思往,静听大风”。玩到最后能够在人与壶之间达到一个互动的境界,即人养壶气,壶养人性,彼此净化,
文革 粉黄泥方盆
宜兴一厂文革蒲草小盆
文革 双色荷口回文足小盆
文革前期 何道洪小长方盆
(以上图文资料来源网络,部分图片来源雅昌艺术网,仅作学习交流使用)
以下图片由梵器紫砂原创拍摄。
以上内容由梵器文化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想要阅读更多原创文章,敬请关注《岭南盆景》微信公众平台:lnpjsj,分享最有价值的盆景文化。 欢迎投稿、留言参与交流。
本文源自头条号:岭南盆景艺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紫砂错误常识,七不买
紫砂文化历史悠远,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尤其是其作为中国茶具的代表,更是充斥在人们的生活场景里,随处可见。在演绎的电视剧中也出现了许多次紫砂壶的身影,小时不懂不觉其意,其实现在细细纠来,就会发现一些很常识性的怪异和错误。紫砂七种“不买”原
本文标题:收藏级紫砂花盆
本文链接:http://haozisha.cn/?id=785
本文声明: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 上一篇:谁才是紫砂中的“王者之壶”?从一把壶看中华千年文明史
- 下一篇:紫砂壶到底哪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