焱壶人物志|沈寅华的紫砂艺术
收藏紫砂壶,给自己生活添雅趣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生活日记#紫砂壶优良的实用功能,在明清两代的文献中即有所记载。明清两代人们认为茶壶之所以“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陶”,是由于紫砂壶能发出茶之色、香、味、,并且既不夺香,又煮熟汤气。 收藏紫砂壶与名人书画的收藏不同,紫砂壶对于刚入门的收藏爱好
关注【焱壶紫砂】
全面解析紫砂基础知识
解密中国传统紫砂文化
-沈寅华(本科)
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中国紫砂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宜兴紫砂陶合格传承人
中国紫砂优秀陶艺家
优秀中青年陶艺家
号紫艺坊,1962年生于宜兴紫砂村。启蒙老师为老艺人邵盘洪(与顾景舟同村、同辈,擅长花货)。少年沈寅华去邵家玩耍时偶然看到邵老制作花货的过程,立即被吸引,遂开始学习花货。1985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三厂从事紫砂设计与制作,师从吴培林,为吴培林开山大弟子,又受同事顾道荣、王三大(“紫砂七老”之一王寅春之子)悉心教导。1991年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造型设计系深造。紫砂陶的高雅艺术熏陶着他的童年,恩师言传身教,在简静清明的造型里,让大气和舒畅成为最质感的表达,仿佛不需要任何刻意雕琢,便已经行云流水,地老天荒。练就了精湛、娴熟而全面的手工制壶技艺,拓展了紫砂艺术的发展方向。
感性的艺术家们都深深地爱着自己创造的每一件艺术品,不离不弃,呵护倍加,充满浓郁的爱。就像是寻到了生命中的知音,双方都有找到了知己的感觉。真正的艺术品都附加着一种唯一的“个性”,恰如“千万人中只爱的那一个”。这,便是艺术家与自己作品之间的缘分。有缘才有默契,默契是懂得的双方,达到心灵契合,形成品味对等,构成两者俱佳;同样高度的山遇见同样高度的人;懂对方,对方懂。
个 人 荣 誉
1994年,作品“传式四方壶”作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学资料被永久收藏。
1994-1997年,作品多次在台湾《天地方圆》《壶中天地》《茶与壶》等杂志上刊登
2000年,作品《紫玉壶》参加清华大学国际艺术交流展,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收藏
2001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学院授予“中国紫砂优秀中青年陶艺家”称号
2001年12月,作品《云肩如意壶》在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中获银奖
2005年5月,作品《一鸣惊人壶》被收入《陶娃学紫砂》教科书中
2006年12月,作品《纳福壶》在第三届天津民博会上获银奖
2007年11月,“火炬壶”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金奖(山花奖),同时获“珍贵艺术品AAA奖”
《四方合欢壶》被南京博物院永久收藏
《龙凤呈祥壶》被无锡博物院永久收藏
《四方传式壶》被中央工艺美院永久收藏
《三脚如意》获第一届(国家级)工艺美术师精品展铜奖
老一厂紫砂壶的造型设计
紫砂老一厂,是一代人的传承记忆。老一厂建于1955年,由吴云根、裴石民、任淦庭、王寅春、朱可心、顾景洲、蒋蓉七大老艺人集中当时民间制壶和陶刻的紫砂艺人一起成立的。 历时40余年,培养了大批紫砂国大师、省大师、省名人和高级工艺美术师,创作制作的紫砂
《裙花壶》、《四方合欢壶》被中南海紫先阁作为国家级藏品永久收藏
作 品 鉴 赏
《菱六方》
泥料:紫泥
容量:175cc
《高海棠》
泥料:紫泥
容量:250cc
《海棠》
泥料:紫泥
容量:250cc
《明式菱花》
泥料:紫泥
容量:260cc
欢迎爱壶人士关注焱壶紫砂!
本文源自头条号:焱壶紫砂001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紫砂艺坛好“园丁”——邵氏
我国明清以来最负盛名和最有艺术成就的就是邵氏家族。 邵氏家族的紫砂器制作历史,发轫于明代末期, 历经整个清代至民国,经久不衰。 明末清初,即涌现出邵文金、邵文银、邵盖等翘楚。 邵文金又名亨祥、邵文银又名亨裕,都为时大彬的弟子。 邵文金,仿时大彬
本文标题:焱壶人物志|沈寅华的紫砂艺术
本文链接:http://haozisha.cn/?id=792
本文声明: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