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小锋博客!

十大经典紫砂壶器型,你认得几个?

2020/06/29 栏目:紫砂
TAG: 本文暂时没有添加标签

传承长兴紫砂文化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近日,雉城街道鱼巷口社区,浙江省紫砂烧制技艺传承人蒋淦勤正在向社区志愿者演示紫砂工艺制作。当天,80岁高龄的他还向志愿者们讲述紫砂文化,鼓励大家不断探索学习紫砂技艺,传承传统文化。 来源:长兴新闻网

十大经典紫砂壶器型在紫砂界地位极高,它们的作用不仅仅是纪念紫砂历史上的前辈高手,更是紫砂技艺的传承,是衡量紫砂艺人制壶技艺的标准之一。

2013年5月5日,“第七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在宜兴开幕,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宜兴“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开幕式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首次宣布了“十大经典紫砂壶器型”评选结果。

此次的“十大经典紫砂壶器型”评选活动,是由宜兴市广播电视台、江苏省陶协、宜兴市陶协共同主办的,石瓢壶、仿古壶、供春壶、掇球壶、提璧壶、鱼化龙壶、龙头八卦一捆竹壶、井栏壶、报春壶、风卷葵壶10个壶型榜上有名……

石瓢壶

【诞生年代】清朝嘉庆年间

【创制名家】陈曼生

【成型典故】有一次,陈曼生在街上遇到一个拿着石器行乞的乞丐,在攀谈之中,陈曼生发现乞丐手中的石器虽污浊破旧,却形制独特,似瓜非瓜,细看底端,依稀可见“元人邵氏定制瓢器”字样,知是古物,遂掏出纹银买了下来。

石瓢壶

将石器带回家中的陈曼生如获至宝,他在石器原有形状的基础上加以修整、改进,经过无数次的尝试,最终做成了一把初代石瓢壶,并镌刻“不肥而坚 是以永年”的壶茗,流传至今。

陈曼生制石瓢壶

【壶型简介】石瓢壶的壶身呈梯形,曲线柔和流畅,整体造型浑厚朴拙。壶底钉足呈三角鼎立状支撑,壶嘴简洁见力度、壶把多呈倒三角势,与壶身之型互补,形成和谐的美学效果;平压盖及桥钮干净利索、比例恰当,充分体现出秀巧精工为上的特点。

掇球壶

【诞生年代】清代嘉庆、道光年间

【创制名家】邵大亨

【成型典故】生长在江苏宜兴的邵大亨,对煮莲子粥所用的莲子罐印象深刻,在对莲子罐细细改良之后,创制了以清秀俏丽著称的莲子壶。

邵大亨制莲子壶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莲子壶都是无数爱壶者追捧的对象。但是邵大亨的创作脚步并没有停留于此,莲子壶虽美,但离他心中的预期还有些距离,于是邵大亨开始着手莲子壶的改良与再创造,设计图稿画了无数张,实地制作失败了无数次,终于创制出了震动紫砂界的掇球壶。

邵大亨制掇球壶

【壶型简介】掇球壶的壶身,是一个滚圆的球,该球的球心端正的位于壶腹的位置上。

壶肩到壶口有一个圆润流畅的过渡与衔接,壶口与壶盖相接处有较为硬朗的线条承接,整个壶盖的基础也在于此。

壶流必须采用一弯流,壶把的安置在与壶流对称的同时,从壶肩开始延伸,逐渐由粗变细,延伸至壶下腹回归壶身,整体行云流水、通畅练达。

提璧壶

【诞生年代】20世纪50年代

【创制名家】顾景舟

【成型典故】1956年秋天,在顾景舟与时任中央美院教授高庄展开了一场关于提梁壶的交谈,使顾景舟萌生了做一把紫砂提梁壶的想法。于是,顾景舟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了一份集旭茂提梁壶和天香阁壶所有优点的提梁壶图纸,征求高庄的意见。

顾景舟制提璧壶

高庄眼看顾景舟所绘制的图纸,喜欢的不行,可是时间短促,在改完图稿之后,便匆匆回了北京。于是,顾景舟就按照图稿的比例,用紫砂制出壶体实样,然后装上壶流、壶把,琢磨思考,不断修正,直到满意为止。1956年冬,这把紫砂提梁壶的雏形便制成了。之后的20年里,顾景舟通过4次修改,终于制成了提璧壶。

顾景舟制提璧壶

【壶型简介】提璧壶的壶身是直行的,壶腹的弧线与壶盖的弧线平行,壶口颈部有一条肩与口的分割线,稍厚于壶盖面,润泽饱满。壶身、壶盖、壶钮呈现出线与线,线与面,线与角之间的流畅大方,诠释的恰到好处。

提梁从壶流根部延伸出的提梁凌空而起,扁平的设计集整体的美感与实用性与一体,虚实相间,曲直刚柔,极具匠心。同时,提梁营造出的空间感将方圆结合,符合中国人“天圆地方”的传统审美。

报春壶

【诞生年代】20世纪70年代

【创制名家】朱可心

【成型典故】1971年的某一天,紫砂厂突然宣布召开紧急会议。会议要求所有技术骨干们必须在马上召开的广交会上,拿出创新作品来争取订单。

朱可心创作时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作品。于是他将自己1955年制作的竹节咖啡壶与1964年制作的祝寿壶的精髓巧妙融合。

朱可心制竹节咖啡壶

设计出简约大气的鸡心形壶身配以梅枝延伸的壶嘴和壶把,一根嫩枝由壶嘴伸展至壶身,朵朵娇梅或含苞,或怒放,正、背、侧、偏,千娇百媚。

经过图纸的反复修改和无数次成品实验,报春壶终于诞生,一时间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大批订单源源不断的涌来。

【壶型简介】报春壶诞生后,朱可心将梅、竹、松、桃等形象融入壶型设计,衍生出了报春系列壶型。

朱可心制梅报春壶

报春壶的衍生并不是简单的自然形象照搬,而是经过朱老精心设计提炼取舍,将梅花疏影横斜、竹叶潇洒灵动,青松苍劲有力、桃叶枝美叶秀恰如其分的刻画塑造,自然形象与紫砂完美结合,所有的壶型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感染。

井栏壶

【诞生年代】清朝嘉庆年间

【创制名家】陈曼生

【成型典故】某年初夏的一天,杨彭年应邀到陈曼生家小聚,二人把酒言欢。

正巧有个丫环在院子里的井边打水,由于水井的井栏很高,丫环取水的时候必须使劲的弯下身子,这个样子有点像一只虾。

陈曼生制井栏壶

陈曼生继续紧盯井边打水的丫环,渐渐的,眼前丫环的身躯化为一只弯曲的壶把,打水的井栏化作壶身。陈曼生当即铺纸作画,初始草图画出来后,杨彭年大呼精妙,于是二人彻夜商讨,经历无数遍修改,终于将制壶图纸定了下来。

陈曼生制井栏壶

【壶型简介】井栏壶圆筒状的壶身由舒展飘逸的弧线围成,线条圆润有力,透露着些许方正的意味。

壶腹微微隆起,与井栏的腹部如出一辙,而底圈弧线较大的设置,使壶身整体丰挺饱满。

紫砂壶的收藏,考量的是作品的艺术价值,而非作者的职称

当前,很多有条件的初学者纷纷进入了紫砂壶收藏的道路。但有一部分人是用烧钱的方式来玩壶,在有钱可以任性的社会,许多人买壶其实不是真正的收藏,而是一种投资行为,希望在一定时期内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 在紫砂壶收藏领域,并不是说你有钱就一定能买到好

嵌盖设置使之与壶身融为一体。自壶肩到壶钮,呈逐渐递进上升状。壶钮似缩小的壶身倒置,上大下小的设计与壶身下丰上敛的形态完美呼应,在使用中也不易脱手滑落。

鱼化龙壶

【诞生年代】清代道、咸时期

【创制名家】邵大亨

【成型典故】据说邵大亨紫砂技艺精湛,能够将万物融于紫砂制作中,在结合了陈仲美龙戏海涛壶和民间传说之后,将鱼化龙壶展现在世人面前。

邵大亨制鱼化龙壶

鱼化龙壶从诞生之日就备受推崇。普通民众喜爱是因为它寄托着大众最朴素也是最美好的愿望,王公贵族喜爱是因为龙自古以来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于是一时间,鱼化龙壶火爆,不少紫砂匠人也争先仿制。

【壶型简介】六瓣云水纹组成鱼化龙壶的圆形壶身,配以筋纹有序相连,展现出一幅看似简单却大气美观的连贯图案。

邵大亨制鱼化龙壶

壶身装饰着精美的浮雕,一侧浮雕鲤鱼在海浪中吐珠,另一侧海浪中伸出一龙首,张口睁目,耸耳伸须,龙口吐出一颗宝珠,神韵生动。壶盖由波浪纹组织而成,运势而上,如海面掀起的滔天巨浪,浪尖探出立体雕刻的龙头,可以灵活伸缩。

鱼化龙壶龙头

倒茶时,龙头伸出同时一根细龙舌也会随之吐出;壶持平,龙头则会缩回,龙舌也会缩进龙头。

供春壶

【诞生年代】明朝正德时期

【创制名家】龚春

【成型典故】明朝正德时期,有一位读书人在宜兴的金沙寺复习迎考,随行的只有书童龚春(也作“供春”),每天主人在房间看书,龚春便在寺里偷看老和尚制陶壶。

供春像

某晚,龚春偶然间看到月光照在金沙寺旁大银杏树的树瘿上,忽然心里一亮:这不正是一把从未见过的茶壶么?于是龚春细细观察,并将看到的形态一一绘制下来。经过无数次尝试,一把从未见过的茶壶终于制成了。

供春制树瘿壶

大银杏树的树瘿,苍老遒劲,壶嘴和壶把都有小枝相配。壶身两侧堆以树枝和树叶,惟妙惟肖。由于仿树瘿而制,所以龚春给它起名“树瘿壶”。

【壶型简介】供春壶的外形,是自然树瘿的仿真写实,又承载着久远年代的深邃奥秘。通体纹饰虬蜷蜿蜒、拙巧成块,仿佛岁月的丝丝纹饰。

壶身线条粗细曲纹运用自然,阴阳凹凸变化精妙,实乃巧工之天造拙趣。紫砂泥料的敦厚与壶型融合交织,尽显其敦厚自然的风采。壶流与壶把自然延伸,沿壶身对称,给人以自然飘逸之感。

龙头八卦一捆竹壶

【诞生年代】道光六年(即公元1826年)

【创制名家】邵大亨

成型典故】那年道光帝成功平定了张格尔叛乱。为了纪念自己的这次伟绩,道光皇帝命内务府置办相关礼器,同时附加了一个难题,礼器需要满足:“于一器之中,盛载天下乾坤……”

邵大亨将传说中的龙、竹子等形象,《易经》中的卦象与紫砂技艺巧妙融合在一起,创制出了龙头八卦一捆竹壶,由当地官员献给皇上。没想到,各地呈上的数百种礼器都未能满足清廷的需要,唯有邵大亨这把龙头八卦一捆竹壶深得道光皇帝喜爱,也使得这把紫砂壶在众多光彩夺目的宫廷陶釉中脱颖而出,成为皇帝的御用壶。

邵大亨制龙头八卦一捆竹壶

【壶型简介】龙头八卦一捆竹壶,高85毫米,口径96毫米,整体工整光洁,意境天然。

制技精美壶身呈圆柱形,由64根粗细相同的细竹围成。这正对应了《易经》中的64卦象,正可谓“天下乾坤,一壶盛载”。

邵大亨制龙头八卦一捆竹壶

壶底有4个底足,每个底足又有壶腹延伸出的8跟竹子组成,平顶宝珠纽作为壶钮,纽顶部饰有太极图式,壶嘴为三弯式飞龙,龙头逼真;壶把为龙形端把,简洁大方。

仿古壶

【诞生年代】清朝咸丰、道光年间

【创制名家】邵大亨

【成型典故】邵大亨生活的时代,正值战乱纷飞。看惯了战争的他,反而变得释然,能将战争中的一些元素融合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战鼓就是其中一个。

邵大亨制仿古壶

邵大亨将战鼓的元素融入紫砂技艺中,创制出仿鼓壶。后人之所以称之为仿古,是沿用了紫砂泰斗顾景舟的叫法,他为致敬邵大亨的经典,谦称自己仿制的这把壶为仿古壶,这个新的称谓就这么流传下来了。

顾景舟制仿古壶

【壶型简介】作为光器中的经典造型,扁身,鼓腹,耸肩,高颈,包底,压盖,珠钮,弯流,圈把,壶盖与口沿子母线吻合,圈把下可有垂已成为仿古壶的标准。不少紫砂巨匠在此基础上略微变动,制出了许多精美的衍生器型……

风卷葵壶

【诞生年代】清朝嘉庆年间

【创制名家】杨凤年

【成型典故】重男轻女的旧社会,紫砂制壶技艺向来“传男不传女”。

锦葵花

杨凤年便开始自己钻研制壶技艺。一天夜里,刮了很大的风,第二天一早杨凤年推开窗,发现院中的花草被一夜的狂风吹得东倒西歪,就在这样的花丛中,杨凤年恍惚间看到花枝上顶着一把壶,定睛一看,原来是院中的锦葵花,在经过狂风的洗礼后又挺立起来,花瓣被吹得聚在一起,在四周花草歪歪斜斜中格外亮眼。

杨凤年制风卷葵壶

于是她将眼前的景象绘在纸上,将制壶的方法融入其中,经过反复修改尝试,终于制成风卷葵壶。

【壶型简介】狂风是无形的,而展现在壶上的“风”却是有形的,壶身的线条翻滚、流动,似乎能听到阵阵呼啸的风声,锦葵枝叶在大风中卷曲,包住壶嘴,花枝自然弯曲成壶把。

杨凤年制风卷葵壶

壶盖与壶身浑然一体,花朵在风中摇曳的姿态极尽展现,壶虽无语,可生命的活力、艺术的魅力跃然眼前。

一壶一乾坤,细数十大经典紫砂壶器型,你中意哪一款?

本文源自头条号:国藏紫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精品推荐—紫砂壶,青花瓷

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宜兴紫砂名艺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8岁拜名师学艺。三十年代后期至上海制壶仿古。1954年进入宜兴蜀山陶业合作社。1956年被江苏省政府任命为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