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小锋博客!

朱培尔:紫砂文化与人文精神

2021/11/26 栏目:紫砂
TAG: 本文暂时没有添加标签

看得好紧张!猫咪跳上紫砂壶架主人连喊大哥

微信号: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11月23日,江苏无锡。一男子看到猫咪跳上了摆满紫砂壶的架子,吓得连喊大哥。但只能远远喊它下来,猫咪犹豫了一会儿,从架子上跳了下来,紫砂壶没有损坏。网友:想按暂停键让你去抱猫下来。 来源: 四川观察

朱培尔

1962 年生于江苏无锡。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刻委员会秘书长,西泠印社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主编兼社长,《中国书法报》总编兼社长。先后担任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篆刻艺术展、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艺术节书法篆刻展、当代篆刻艺术大展、全国篆书展、全国草书展、全国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新人展等展览评委;曾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评为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中国文联出版报刊业改革发展先进人物等。

不久前,黄永玉办了一个紫砂展览,看了很受启发,虽大多是别人代刻,有版画的处理手法,还有工艺的融入,但他的创意是别人无法想象的,是其他紫砂艺人做不出来的。在他的想法中,那些美术构图与造型技法的感觉与构成元素,那些他自己的风格,对于紫砂而言,都是创造性的。

手刻溪山逸士壶 2017 年

为什么宜兴的紫砂会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其原因可能有三。

其一,它是实用的器件。实际上紫砂壶是跟实用紧密连在一起的,在实用意义上,它与景德镇的碗没有区别。紫砂壶之所以产生巨大影响,我觉得与喝茶有关。喝茶是超越于食色以外,带有一定精神享受的事情。人们只有在解决了生存、传宗接代的问题以后,才会有意识地追求喝茶。所以说,茶的价值和意义对人生而言,是超越于一般的最基本功能的,而紫砂壶又与茶文化紧密相连,并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力量。

其二,紫砂壶为什么能够在明清以后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是因为从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到一般的老百姓都会喝茶,茶已经深入到各种人群的生活当中,并形成了茶文化。可能每个人对茶的感受有所不同,茶也有品级之分,但是喝茶的器具是避免不了的。稍有品味的会考虑茶具,而茶具有玻璃的、铁制的、铜制的,当然更多是陶瓷的。但是所有的这些用具都比不上紫砂的功能。紫砂最大的功能就是防腐,当然还有很多其他说法,如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等。我做过一个实验,同样的茶泡了几泡以后,残余的茶叶分别放在紫砂壶、瓷壶和玻璃杯里面,瓷壶和玻璃杯的一般两天就会发霉,但放在紫砂壶中一两个星期都不会发霉。这个原因不是我所能研究的,但是我相信一般人都会有这样的常识,都会有这样的经验。而且用上好的紫砂壶泡出来的茶,据那些老茶客讲会更加醇厚,更加有味道。这里面可能多少有点心理暗示,但是无疑能够说明紫砂壶神奇的功能与魅力。

手刻雨后云林壶 2017

其三,明清以后文人的介入。文人的介入实际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做紫砂壶的人往往是最出类拔萃的制陶工匠。宜兴产陶,陶器在我小时候其实绝大多数是水缸、水盆之类,也就是说在整个陶的产业链当中,只有工匠里面文化水准、艺术感觉最高的人,才能从事紫砂壶制作。做一个大水缸的工人,显然无法使其有一种文化的力量介入。文化的融入实际上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的,即便是工匠也有层次上的不同与分工。紫砂壶从选料、制作到器型的设计,再到后续的刻画等,一般的工匠是无法有创造性的发挥的。所以只有制壶的工匠才能代表陶都宜兴的文化。可能一把名家的壶,价值会远超过一个作坊、工厂。一把好的紫砂壶是一种文化的呈现。茶壶的广泛性,以及制作茶壶的工匠出色的表现能力,也吸引了更多社会精英尤其是文人及文人艺术家的介入。同样,达官贵人对于紫砂壶本身可能产生不了什么作用,但是在壶的流通、在制壶名家影响力的推动方面,无疑有着非常大的作用。文人的介入就使紫砂壶有了一种超越于实用的文化的力量。这种超越,也超越了一般工匠的精神。如果说,一位优秀的工匠,也会在紫砂壶上刻上简单的文字,一首诗或者一个成语,如“茶禅一味”“可以清心也”等,也可以刻上简单的山水、梅兰竹菊这样传统的题材,甚至在工艺上出现类似于雕塑的造型,如竹根、南瓜、小松鼠、小青蛙等,虽然这些东西带有民间的色彩,但因为具有美术工艺,也不得不说是对壶的品位的一种提升。

题雨后云林壶拓 138cm×69cm 2020 年

另一个层面就是文人及文人艺术家的介入,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陈曼生。他是书法家、金石篆刻家,也是一个有推动力与话语权的官员,当然也是一个文人。他自己可能不会做壶,但是他的介入,使宜兴的紫砂产生了本质上的升华。他的“曼生十八式”更多的是一种理念,就是说在工匠的工艺以外,我们还可以加上很多形式上、理念上的变化,加上各种各样具有艺术表现与文化特征的图案与变化,如瓦当、金石碑碣上的文字,如山水、花鸟等有文化气息图案的融入。所有这些极大地提升了宜兴紫砂壶的影响力。清代以后一把好的壶往往成为一种象征,不仅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从此具有了经济价值所不能代替的文化价值。金银首饰、一块名表,或者一辆名车只能体现你家里的经济状况,但是一把名家的壶,时大彬或者陈曼生的壶,或者当代顾景舟的壶,它们的价值不仅远远超过了同等重量的金银,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及升值空间。拥有或者收藏这些壶的人,因为这把壶在品位上也会有极大的提升。

所以很多的成功人士,无论品位如何,因为拥有一把与文化有关的壶,并且通过这把壶有机会接触了更多的茶文化、壶文化,接触了更多的文化名人,从而在文化上面得到很大的提升。

手刻湖山清晓壶 2020 年

最近几十年,因为种种原因,宜兴紫砂壶与它的高峰时期相比,在工匠精神、独创性,以及人文融入方面无疑是失落的,已无法和之前相比。当代的紫砂壶文化,面临着一些困境,现在制壶的大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细节的描写上有创造性地融入,但在文化关注方面,能力上越来越弱,甚至我们很难找出一个能够比顾景舟更优秀的紫砂壶大师。现在有很多各级机构授予的大师,他们有很多的创意,但这些创意基本上都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之上,停留在一些表面的变化上。而在工艺上,在泥料的选择、后期制作的方式上,尤其是在文化的融入上,呈现出一种颓势。有时候不能忽视精神的力量,使用者因为眼光与学养,对壶文化、茶文化了解得不是很清晰,在 100 个工匠制作的壶中,最俗气或者最花哨的壶反而大受欢迎。面对如此现象,我们不禁要问紫砂文化会怎样发展?

寒山拾得诗壶(未烧) 2021 年

当下艺术家对紫砂壶的介入深度相对不够。不够在什么地方?不是说不热闹,近十年来我们到宜兴去,画壶的、刻壶的以及写字的特别多,但现在的书法篆刻家或者画家,不具有陈曼生那样的素质。更重要的是,陈曼生的壶,是建立在对紫砂壶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对壶的制作过程与工艺非常熟悉的基础上。他设计的壶不仅形式多样,而且有一种文化与人文气息的有机融入。我们现在则是走马观花,画家、书法家去宜兴的目的就是在陶壶坯上写写画画,他们不了解壶的工艺,也不了解在壶上书画与在宣纸上的不同,更不了解壶的器型及其演变与发展。我觉得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制壶的匠人身上,而且体现在壶的器型制作工艺、烧制方式与壶表面刻画的创新与投入上,还体现在参与壶上书画的文化人身上。文化上与投入精力上的不足,体现在他们对于壶作为特殊的材料器型等研究上的不足。甚至我们现在看到很多著名书画家的壶,并不是画家、书法家本人写的,而是别人复制上去的。这种不是书画家亲笔所为,是没有意义的。

壶拓题跋四屏 137cm×50cm×4 2020 年

黄永玉的壶很震撼、很大气。作为艺术家,他并没有把壶当作一个需要值得敬畏的东西,而是把壶当作创作的材料,这一点我觉得跟陈曼生他们是不一样的。古代文人的介入更多的是在尊重制壶大师的前提下,把文人的气息、自己对艺术以及对壶文化、茶文化的理解,有限、精准地融到壶的整体里面。所以在美术馆看黄永玉的作品,应该分清楚这之间的关系。他的介入虽然也提升了宜兴当代紫砂壶的影响力,但是当下他的这种介入和古人是不一样的。因为他更多的是把这个器具当作一张纸、一种材料、一个创作的载体,这是我们现代人介入紫砂壶创作时所要注意的问题。现在,宜兴的紫砂壶上经常能看到著名画家、书法家的作品,但是再仔细一看,大多数不是画家、书法家或者篆刻家亲自写上去的,而是工匠用复制的方式进行的,有些甚至是电脑做的,变形失真,这怎么能保证壶上的刻绘所应具有的艺术性?

带你亲临“制作现场”,“紫砂新青年”对话器物

从一抔泥、到一把壶,每一位紫砂艺人的指缝间,都流淌着手的温度、泥的温度、心的温度。 展览现场 “365.9cc:紫砂新青年2021邀请展”正在上海热展,以“手感”为线索,通过手的语言进入到紫砂创作的本体语言,从展览作品中延伸出作者创作的灵感、设计的思路

手刻寒江独钓壶 2015 年

陈曼生为什么厉害?因为他同时还是个篆刻家,他对金石的感受会远远超过一般的文人。当下最重要的是,如果说艺术家、文人介入到壶的创作中,除了要画好、写好以外,还需要更多身体力行地介入,那就是亲手去刻。书画好以后,是让工匠来刻还是自己来刻,是大有区别的。即便是工匠来刻,至少自己也要介入进去,指导工匠。有些老先生刻不动或者有些作者对壶的特性把握不准会把壶刻坏,至少也要指导工匠去完成你的创作意图。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怎么刻,刻壶既是一个艺术活儿,还是一个技术活儿,只有身体力行去研究陶的性能,才能对壶面的结构把握了然于心,绘刻创作才有意义。这方面确确实实是值得我们关注、研究的,也是当代文人、书法篆刻家介入到茶壶创作上所要注意的地方。

也就是说,艺术家亲自画、亲自写,这是最起码的要求,还需要指导工艺师来帮你完成心中的感受,要体现出紫砂那种特有的韵味,体现出你的刀法,以及通过这些刀法和韵味,体现出原作的精神。如果能够亲自去刻,而且能把握住刻的种种方式与技巧就更好了。一把名家制作的好壶,加上一个优秀书画家的创作,而且还是由书画家亲自操刀的作品,它的意义与价值就更加凸显了。

手刻苍山远烟壶拓 2015 年

近些年,我也介入到了刻壶或者陶印的创作,从我的感受来说,当代文人与艺术家投入的程度不够。从刻壶的角度来说,其实它有很多种刀法,怎样将这些刀法融会贯通,并成为一个有机体,在当下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现在用的刀法主要是单刀,还有双刀、圆刀、尖刀,穿插起来使用,能够产生不同的质感线条,从而体现所表现的物象与风格,但投入还不够。紫砂壶坯和宣纸是不一样的,在宣纸上创作可以有明暗、浓淡的变化,但在壶面上是没有的。在壶面刻字有它特殊的规律,这些特殊的规律可能更接近于版画,或者更接近一些图案,对于这些东西我们借鉴的还不够。今后如果有时间,我们可以专门去研究解决和深化这些问题。从我自己这几年紫砂壶创作的经验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陶的性能的把握。也就是说,刻陶跟刻印是不一样的,印章要体现金石感,陶要体现陶泥和刀之间的关系。用刻印的刀法刻壶,感觉是不一样的,刀在石头上留下的痕迹,与在陶坯上的痕迹是不同的,这点非常重要。如果说把刻壶搞得像版画一样,或者在陶坯上追求水墨画的效果,那刻壶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你首先要了解陶的特性。从专业角度来说,紫砂壶的材料特别丰富,外行可能看不出来什么,不都是紫砂吗,但是紫砂壶因为陶土性能的不同,也因为添加的一些材料,紫砂品种也就不同,甚至差别非常大。所以我们在上面进行书画创作时,首先必须根据紫砂壶的材质,运用有创造性的刀法与线条,来表现具体的物象或书法。

题苍山远烟壶拓 2018 年

其次,必须根据紫砂壶的器型进行有机的创作。我看到很多的书画家、书法家,左面刻几个字,右边刻个图案,左右之间是分离的,没有考虑到壶的周边是一个整体。也就是说,你必须考虑到茶壶的盖、嘴、柄,考虑到左边和右边之间的呼应关系。而且器型不一样,表面是否平直或者圆弧,在画面的设计尤其是刻制上,应该是有所区别的,虽然很微妙,但是必须加以注意并根据其特征做相应的改变。

第三,壶面是立体的,所以在上面刻画与创作,会更多地考虑整体,也就是从 360 度的视野进行,而不是这面是字那面是画,互相之间没有关系。360 度的立体呈现,如果刻山水,它可能有近景,有远景,有人物,有各种各样的树木,还有远山、云彩或者题跋,尤其是题跋的字与画面之间是一个整体,是画面有机的展开。要特别注意这种“展开”,只有这样将壶的四周同时拓下来,才是一幅小的山水长卷。山水是这样,佛像还有其他的一些内容或者书法,处理得好都可能会是一个横向展开的长卷。

但是一把好的壶刻,即便是从一个角度看过去,它也应该是一个整体,我觉得难度最大的也在于此。当你刻完一把壶以后,无论从茶壶把柄的位置还是从壶嘴的角度看过去,左边和右边之间的关系,都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中间必须有有机的联系。这是我刻壶时特别关注的地方。所以我刻的壶,从每个角度看都力求完整,不会觉得有丝毫的生冷与琐碎。即便是一个局部也必须是一个整体,换一个角度看也是一个整体,而当把它完整地拓出来以后,又变成了众多局部“整体”的连缀,从而形成更加完整的整体。

手刻溪山清远笔筒 2015 年

第四,刻壶必须强调刀法。我搞篆刻创作,会研究刀法和笔法、章法或者线条之间的关系。在刻壶过程中,我经过不断地调整,现在单刀用得比较多,其好处与优势在什么地方呢?单刀可以更多地抒发性情,可以像毛笔那样进行挥洒,更好地表现刀和泥之间特有的痕迹,可以表达泥土的芬芳。最重要的是,单刀具有很高的难度,对自己的能力也是一种挑战。也就是说,单刀是用一把刀,来表现石坡、云彩、山峰、不同的树木,甚至表现人物的衣纹、脸型等,需要你在运刀的使转、深浅、角度、速度、轻重等方面,做随机的调整与变化,从而表达物象的质感与韵味。事实上,如果没有一定的功力积累,是不太容易做到这样的变化的。即便是刻一棵树,刻树枝的力度、角度,和刻树叶的力度、角度是不一样的。刻沙滩,你可以很轻松地把线条刻、划过去,但是如果要刻太湖边上那种苍茫的带褶皱又充满丰富层次的石头,就要做更大的调整,或者使用其他的一些刀法,虽然都是单刀。我近期刻壶上的山水追求的是《芥子园画谱》上那种笔画的感受。在壶面上的体现好像很简单,其实做起来是有难度的,这也是我给自己出的难题,今后怎么完善?怎么在空间上进行扩展?还在思考中。

手刻佛像壶 2019 年

第五,书画家、篆刻家在紫砂壶上的创作,还要展现出对画面的专业把握。举一个例子,刻山水,就要有相应的诗意介入,一座山、一朵云、三棵树,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一个图案的关系,更多的是你当时的心情、情绪与情感的流露,是你对阴晴圆缺的感受,在画面中必须体现出来。无论是山水画还是佛像的题材,都必须有山水的诗意、有佛的精神体现,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所谓人文的精神正是体现在这个地方。即便你有很高的刻制技法,画面与书法的结构也好,章法也处理得很好,但是如果没有诗意,没有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入,没有一种精神的体现,都是没有意义的。面对一把名家制作的壶要考虑怎么构思画面、配什么诗,这个诗画体现出来的精神、意境,是刻完以后,当人们在把玩这把壶的时候,除了感受壶的器型,更多地则会关注上面的书画,每一根线条里面的细节,以及一棵树、一个点景人物的独特处理方式。但是,最后体会的还是存在的诗意,这种诗意和这把壶的器型与茶的香气口感之间形成一个融会贯通的整体。那么,我们的创作就不仅仅是刻壶,不仅仅是对壶的补充,而是对壶文化的一种提升甚至升华。显然这种提升与升华是精神与物质的完美合一。

第六,刻壶创作都必须建立在尊重紫砂壶坯子、尊重创作它的工匠的基础之上。这是对紫砂传统本身的尊重,紫砂本身是文化的积累,也是历代紫砂艺人所创造的。我们所有的想象,所有的认识和表现内容,无论是人物、山水、书法还是其他,都必须以尊重为前提,所有破坏壶的结构与形状的手法和技巧,都不足取。那些把壶刻弄得像版画一样,或者把壶上面所有的釉全部铲掉,或者加上其他工艺成分的壶刻创作,必须慎之又慎。

手刻竹林七贤提梁壶拓 2019 年

我参与过很多刻陶的活动,很多书画家因为有新鲜感,一刻陶马上拿着大刀前前后后地铲而不是刻,这绝对不是一种创作,而是破坏。壶,尤其是紫砂壶的文化,绝不是简单地写两下、画两下、再铲几下就可以了。面对一把好的壶,我们的参与必须是一种加持,而不是破坏,不是革命。对它而言是一种文化力量的加持,对我们自己则是创作能力的加持。它给你制造难点,给你这样一个高的要求,是对你的信任。我每次刻壶都会问一问这个壶是谁做的,大致价值多少,收藏者又可能是谁等,只有在了解了这些以后,才会下刀,才会进行更有意义的创作,在提升壶的文化品位的同时提升自己。

手刻佛像壶 2019 年

最后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当壶刻好并烧出来以后的工作。壶的烧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艺,每一个师父,都会有不同的烧制方式与经验。一把壶烧好以后,还没有最后完成,不能把它放在储柜,说这是哪个名家作的壶,又是谁刻的,可以值多少钱,那没有意义。只有把壶用起来,它才会具有生命力的价值。不但要使用它,而且还要让它发扬光大!怎么发扬光大呢?现在有不少优秀的收藏家实际上已经在做这样的事情,就是用全形拓的方式,把壶上面最好、最精华的图案— 山水、人物、花鸟或者书法呈现出来,并请相关的专家学者、艺术家进行题跋。

全形拓是一个很复杂的工艺,但是相对于一把茶壶来说它可以反复进行。一把壶可以拓出很多的式样,正面的、侧面的、连缀在一起的、360 度,甚至是上面的、下面的,等等。拓的方式可以是浓墨的乌金拓,也可以像蝉翼那样充满变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拓法。这样的壶拓,再让作者或者其他书画家或文人,在壶拓的周边进行有机的题词和题跋创作,使得壶拓升华为一件在审美意蕴、审美模式上超越于茶壶的新的艺术作品。而且这些新的“艺术作品”可以反复地增加内容。一个壶拓完成后,可以请多人题跋。过了几十年,题满了怎么办?我们可以再接一张纸,变成一个长卷,其他人还可以题。

手刻清溪渔隐壶 2015 年

所以说,不要小看全形壶拓的力量,其影响力甚至可以超过茶壶本身,也肯定会有人顺着这个去寻找原壶,这样一来壶的价值包括文化价值也会有相应的提升。因为有那么多名人题跋,壶拓所具有的文化品位也会有相应的提升。我觉得金钱只是一种衡量的方式,更多考虑的是文化的介入。我们经常使用紫砂壶,用出包浆,用出那种很醇厚的感受,但是它还只是一把壶。所以全形拓及相应的题跋可以让它发扬光大,从而产生更大的影响力量。我觉得,当下紫砂壶上的创作,必须围绕着壶本身展开,它不仅仅是一个对传统文化更深刻了解的过程,也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即如何适应紫砂文化的当代发展,并有所创造、有所创意、有所深入。同样,当紫砂壶变成一件工艺和艺术相得益彰的作品以后,还必须有一种延伸,例如相应的文创产品,这也正是我们今后可以大力加强和关注的。

本文源自头条号:书扬文化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玻璃杯、紫砂壶、白瓷盖碗,谁才是适合冲泡白茶的茶具呢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忽然而至,秋便真的燃尽了。 同时也意味着,南国冬日的到来。 好一个悄无声息。 南国的冬,总是沿袭了这江南的特性,比起那北方的冬季来得温润。 在南方的街道旁,

复制成功
微信号: 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我知道了
添加微信
微信号: 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一键复制加过了
微信号:qinglan0756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