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匠荟”紫砂制壶名家范建军 不断进取创新风格匠心独运
说一个紫砂壶使用的常见误区,这种习惯要不得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大家好,我是超哥。 最近在和一些壶友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人还是都对紫砂壶的使用存在一定的误区。 比如我今天要说的:紫砂壶泡茶不用洗。 “污衣派”养壶法不可取 我们都知道,紫砂壶是需要“养壶”的。 除了使茶壶更光润亮丽之外,更因紫砂壶本身自有
紫砂制壶名家范建军
范建军,字一明、奕明,省级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江苏省陶瓷艺术委员会副会长。
1962年8月,范建军生于江苏宜兴紫砂制壶世家,1979年,受教于著名陶刻名家谈尧坤老师。1980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随国大师鲍志强系统性学习书画及紫砂陶雕刻技艺,长期受到鲍老师的严格教诲及认真指导,认真学习,刻苦钻研,逐渐形成自己的雕刻风格,所刻作品刀法娴熟,格调清新,并形成紫砂“微刻”装饰的独特风格。1982年至1983年,范建军进入无锡轻工业学院设计系进修,主修陶瓷造型设计及装饰。1988年毕业于无锡轻工业职大学装潢美术系,回厂后随母亲曹婉芬(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学习制壶技艺及从事紫砂陶造型设计,并且不断运用在学校所学设计理论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范建军继承了母亲的制壶风格,作品秀气飘逸,又融入个人所长,将书法、篆刻、印章等技艺融入紫砂壶制作中。
范建军的“微刻”装饰从整体布局到细节体现,都做了精妙的安排,将它们变成一幅幅由浓淡笔墨和点线面块构成的完整画面。多一分则过,少一点则弱,同样是一把壶,范建军的作品,画意扑面而来,充满着神韵,有一股文人墨客的清逸潇洒。
范建军作品《秋艳》
玩泥巴也能玩出高科技,紫砂壶手艺人领走上海“智慧工匠”奖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智慧工匠”与玩泥巴的手艺人,貌似毫不沾边,但在日前落幕的2021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工匠”评选中,这两个身份之间却画上了等号。 获得“智慧工匠”总决赛评选二等奖的上海久煅实业有限公司黄鹏程,在颁奖仪式上介绍自己的创新成果
范建军所设计制作的作品题材丰富,装饰手法多样,既有传统造型,更多富有创意。范建军通过陶刻将书画与紫砂联系到一起,并将二者完美的结合。在风格上范建军深受鲍志强大师的影响,陶刻装饰融诗、书、画于一体,如《明月松间照》、《凌风劲节》、《铁骨冰姿》、作品《竹韵梅馨》、《东篱采菊》、《夭娇苍龙》、《秋艳》、《竞秀》等茶器具。
范建军作品《项式方壶》
经过不断的摸索与实践,范建军不仅练就了扎实的技术功底,也从传统的陶刻方式中,不断改进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因此,范建军的作品颇受紫砂壶爱好者的喜爱,并屡次获各类奖项。《壶艺掇英》获年全国陶瓷评比二等奖,景德镇国际陶瓷精品大奖赛二等奖。《紫砂文具》获年全国陶瓷评比一等奖,《四季流芳》组壶获年全国陶瓷评比优秀奖,《东篱采菊茶具》获年江苏省工艺美术评比二等奖,《凌风劲节茶具》获年江苏省工艺美术评比二等奖,《叶落归根茶具》入选九七年香港回归名家作品展。
范建军的紫砂制壶技艺炉火纯青,其事业仍处于上升期,颇具成为中国紫砂制壶大师的潜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本文源自电鳗快报
本文源自头条号:金融界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紫砂壶工艺美术大师互联网自救,怎么就成了智慧工匠?上海数字之都靠他们雕琢
历经3个月激烈角逐,2021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工匠”评选落幕,24名“智慧工匠”出炉。他们中,既有专注信息技术和模式创新的大咖,也有致力于通过数字化实现传统行业转型提升的实践者;既有国企技术管理人员,也有民企创新创业技术人才。 “智慧工匠”评
本文标题:“强匠荟”紫砂制壶名家范建军 不断进取创新风格匠心独运
本文链接:http://haozisha.cn/?id=2360
本文声明: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